003_kodomonohi
日本的兒童節是黃金週(4/29-5/5)假期的最後一天 5 月 5 日,為慶祝小孩能健康成長的節日。1948 年前普遍稱為「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但是之後正式改稱為「子供の日(こどものひ)」。即使如此,兒童節仍保留傳統端午節的色彩,而且主要是慶祝男孩子的節日。至於慶祝女孩子的節日則是以前介紹過的 3 月 3 [...]
日本的兒童節是黃金週(4/29-5/5)假期的最後一天 5 月 5 日,為慶祝小孩能健康成長的節日。1948 年前普遍稱為「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但是之後正式改稱為「子供の日(こどものひ)」。即使如此,兒童節仍保留傳統端午節的色彩,而且主要是慶祝男孩子的節日。至於慶祝女孩子的節日則是以前介紹過的 3 月 3 [...]
五月病是日本對於社會或大學新鮮人常於五月所發生的精神上憂鬱的俗稱。因為日本基本上在四月開始新的學校與職場。新環境的變化與適應已經造成不小心靈上的壓力,再加上四月底至五月初的黃金週長假所產生的假期症候群,讓人開始對工作或學校產生了倦怠感,進而影響身體,產生了情緒失調、食慾及心情都低落等類似憂鬱症的症狀。 回到現實總是殘酷的,連續數天的假期後要馬上回復腦部的規則性確實是有點困難,但是只要養成適當的心態,與 3 至 4 日的時間去調整身心,就可以每個月份都過得美好和健康喔~ セルフチェック(自我檢測) 夜、なかなか寝付けない(晚上容易睡不著) [...]
在日本,3 月除了華麗人偶裝飾的女兒節「ひな祭り(ひなまつり)」之外你還想到什麼呢?除了女兒節之外,3 月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お彼岸(おひがん)」。顧名思義跟佛教有所關連,不過卻是日本獨有的文化。「お彼岸」類似台灣的清明節,也就是為祖先掃墓「墓参り(はかまいり)」。共分為春・秋兩次。在春分與秋分當日加上前後各 3 天一共有 7 天。春分與秋分正好是太陽 由正東方升起朝正西方落下,代表通往彼岸淨土之路筆直順利。 除了掃墓之外,不可或缺的還有傳統點心「ぼたもち」,以糯米蒸熟後搗成稍微保留顆粒感的麻糬狀,外面裹以紅豆餡或黃豆粉,春天因為牡丹花盛開因此稱為「ぼたもち(牡丹餅)」。同樣的東西到了秋天則稱為「おはぎ(お萩)」(類似秋天的植物「萩」)。 [...]
各位是否曾在偶爾轉台的時候看到日本 NHK 台正在播出「相撲(すもう)」的比賽呢?相撲是日本的「国技(こくぎ)」,在日本人心中是十分神聖的運動。精彩的地方就在於看力士們使出稱為「決まり手(きまりて)」的各種絕技,來打敗對手。而且由於相撲沒有體重體型限制,所以看體形較小的力士如何打敗身形高大的對手也是相撲的精彩之處喔! 根據日本「古事記(こじき)」等書中記載,相撲早在紀元前就有了。但真正普及至一般民間則是從江戶時代(1603~1867)開始。相撲格鬥是在一個名為「土俵(どひょう)」的比賽場地中進行。選手們稱為「力士(りきし)」。上場比賽時,除了「まわし」【兜襠布】外,什麼都不穿。頭髮則梳成「まげ」【頂髻,為江戶時代的髮型】。 「大相撲(おおずもう)」則指的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相撲競技賽,可分為「本場所(ほんばしょ)」和在各地方舉行的「地方巡業(ちほうじゅんぎょう)」【地方性巡迴賽】。其中在「本場」舉辦的比賽為最正式的比賽,每年舉辦六次,於奇數月開賽。1、5、9 月於東京的「両国国技館(りょうごくこくぎかん)」;3 月於大阪;7 月於名古屋;11 月於九州舉行,每次賽程 [...]
自古以來,2 月時日本有「節分」這項傳統習俗。神社或一般家庭都會舉行相關活動。「節分」的意思是「分隔季節」。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季節變化的前一天。而舊曆中,「立春」被視為一年開始的重要時刻,因此逐漸地「節分」=「立春的前一天」。依照每年立春日期不同而「節分」日期也不同。 節分當天,大人(通常是父親)會扮成「鬼(おに)」到家裡來,其他人會對著鬼怪撒著炒過的大豆「炒り豆(いりまめ)」,口中邊喊著「鬼は外、福は内(おにはそと、ふくはうち)」(鬼出去、福進來)。撒完豆子之後,安靜地吃下與自己年齡相同數量的大豆,據說可以保佑身體健康。而關西還有會吃「恵方巻(えほうまき)」捲壽司的特殊文化。「恵方(えほう)」指的是好運的方位。為了不讓緣分或福氣斷掉,因此捲壽司不會切成小塊,而是面向該年的好運方位大家各自安靜吃完 1 整條。據說這樣就可以達成心中願望喔! 小文・輕學習 昔は、季節の分かれ目、特に年の分かれ目には邪気が入りやすいと考えられており、さまざまな邪気祓い行事が行われてきました。おなじみの豆まきも、新年を迎えるための邪気祓い行事です。 (古代認為在季節交替,特別是年份交替的時候邪氣容易入侵,因此舉行了各種驅邪的儀式。大家熟悉的撒豆子也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驅邪儀式。) [...]